慶陽網(wǎng)訊(慶陽融媒記者 郭桂梅)這段時間,天氣不冷不熱,應(yīng)該是北方最舒適的時節(jié)。但實際上,很多人卻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如皮膚干澀、粗糙,鼻腔干燥、疼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結(jié)等,這就是中醫(yī)學所說的“秋燥”。
最近,王女士感覺眼睛又干又癢、嗓子疼、便秘,像是上火了,又像患了感冒?!半m然不舒服,但不是很嚴重,隨便買了一點感冒藥,吃了啥作用也沒有?!蓖跖空f。
李先生的癥狀則更嚴重一點,“頭痛、發(fā)冷、鼻塞、咳嗽,很像風寒感冒的癥狀。”李先生說,他買了好幾種感冒藥,服用后沒有任何效果,還是頭暈腦脹、昏昏沉沉。
白女士的癥狀和李先生相反,“感覺全身燥熱、嘴唇干裂、口腔潰瘍,情緒也不好,整天心緒不寧,嗓子疼?!卑着繎岩勺约旱昧藷岣忻?。
市中醫(yī)醫(yī)院黨委書記袁岳鵬分析,王女士、李先生和白女士并不是感冒了,而是患了燥癥,在秋季就叫作“秋燥”。按照養(yǎng)生學來說,秋季是一個收斂的季節(jié),是“陽消陰長”、由熱轉(zhuǎn)寒的過渡季節(jié)。入秋后,雨水逐漸減少、地氣清肅、金風送爽、天氣轉(zhuǎn)燥,尤其在北方,氣候干燥是秋季氣候的主要特點。正因為這個氣候特點,人體最容易引發(fā)燥癥。
既然都是“秋燥”,為何他們的癥狀又有明顯區(qū)別呢?
袁岳鵬解釋,燥邪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邪容易跟熱邪、寒邪相攜而致病,于是就有了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一種偏于寒、一種偏于熱。在臨床上就分為“涼燥”“溫燥”兩種類型。一般來說,初秋,天氣還比較熱,容易出現(xiàn)“溫燥”,而到了中秋和晚秋,隨著氣溫逐漸變涼,就要格外注意“涼燥”了。但這也不是絕對的,“秋燥”除了跟天氣有關(guān),和每個人的體質(zhì)也有直接關(guān)系,所以癥狀也因人而異。王女士和白女士的癥狀屬于“溫燥”,而李先生就屬于“涼燥”。
“秋燥”有溫、涼之分,在臨床中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癥狀。一般來說,“涼燥”臨床表現(xiàn)為:初起頭痛、身熱、惡寒無汗、鼻鳴鼻塞,類似感染風寒,但同時又有津氣干燥的現(xiàn)象,如唇燥溢干、干咳連聲、胸悶氣逆、兩肋串痛、皮膚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癥狀,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虧損而出現(xiàn)的寒燥癥狀?!皽卦铩迸R床上表現(xiàn)為:初起頭痛身熱、干咳無痰,咳痰多稀而粘、氣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肋痛、心煩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邊和舌尖尖發(fā)紅等癥狀,是肺受溫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現(xiàn)的燥熱癥狀。
“燥邪傷人主要是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正常分泌,致使人體內(nèi)正常寄生的病毒和細菌大量繁殖而導致疾病?!痹砾i說,“如果不解決燥邪這個病因,大量吃抗生素,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甚至出現(xiàn)二重感染。”
知道了秋季“燥邪”來襲,就要未雨綢繆、預防為先。袁岳鵬說:“從秋季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預防‘秋燥’是關(guān)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預防呼吸道疾病,中秋前后,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發(fā)病率很高,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這也有利于患者安全度過冬春兩季;其次要預防上火,進入中秋,直到晚秋,天氣會更加干燥,中醫(yī)學講‘燥邪’最易耗傷人體的津液,肺與大腸相表里,因此會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皮膚干裂等癥狀?!?/p>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科學飲水便是其中一種?!扒锾斓闹饕獨夂蛱攸c是干燥,空氣中缺少水分,人體同樣缺少水分,需要多喝水來補充水分。但是,光喝白開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帶來的負面效應(yīng),中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也就是說,要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痹砾i介紹,“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喝蜂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yǎng)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p>
巧用蜂蜜也是對抗“秋燥”的好辦法。蜂蜜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豐富,葡萄糖和果糖含量高達70%,此外,還含有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等,具有強健體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紅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對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jīng)常服用蜂蜜,不僅有利于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的康復,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yǎng)肺的作用。
袁岳鵬提醒:“預防‘秋燥’,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蔥、酒等,特別是生姜,這些食品和調(diào)味品屬于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p>
在秋季,大家需要合理進補,來強健筋骨。俗話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羊肉就是進補的首選?!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羊肉味甘、酸、性溫,入脾、胃、腎、心經(jīng),《本草綱目》記載,羊肉具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yǎng)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因此,吃羊肉可以祛濕氣、避寒冷、暖心胃、補元陽,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zhì)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此外,蓮子、百合、山藥等,都有補腎強筋、健脾養(yǎng)胃等功效,是防“秋燥”的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