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托舉慶陽走向世界
鞏曉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4年8月,非物質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的省級傳承人劉蘭芳跟隨國家文化部出訪美國,現(xiàn)場制作香包的時候,很多外國人都來圍著她看。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周末連著兩天都跟著她學做香包。臨走那天,小女孩氣喘吁吁的向她跑來,手中緊緊攥著一個信封。翻譯告訴劉蘭芳,小女孩在信里說,長大要到中國慶陽來找她學做香包。劉蘭芳激動地流下了眼淚。劉蘭芳說,從那個時候起,她真正感覺到,小香包之魅力,做慶陽人之自豪。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人類傳承創(chuàng)新、生生不息的精神,是人類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慶陽香包繡制,不僅是一項民間藝術,更是一項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文化符號,它富含東方哲學和智慧,充分反映了慶陽人寬厚純樸、樂天向上的精神風貌,蘊含著華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陽剛的民族魂魄。從2002年6月首屆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開始,這一古老的民間指尖技藝就登上了大雅之堂,成為慶陽市黨委、政府推動文化產業(yè)的推手,通過節(jié)會展示、政策帶動,傳承培訓,院校合作,設立國內外營銷窗口,建立網絡銷售平臺,不斷拓寬銷售渠道,目前,每年生產以香包為代表的隴繡文旅產品1000多萬件,從業(yè)人員超10萬人。慶陽香包刺繡產品已經遠銷全世界20多個國家地區(qū)。2023年5月,慶陽市文化旅游融合發(fā)展大會上公布了《支持深化文旅融合發(fā)展若干政策措施》,從要素保障、財稅金融、獎勵補貼三方面提出了12項具體措施,推進慶陽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不斷豐富展示文化厚度和長度的表達方式,煥新添彩香包等民俗文化,持續(xù)擦亮慶陽文旅品牌。
9月26日,第十八屆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jié)將隆重舉辦,世界目光將再一次聚向慶陽。如今,像劉蘭芳一樣的慶陽成千上萬個城鄉(xiāng)繡娘們有了展示自己技藝的舞臺,向世界講述著新時代慶陽與中國幸福美好的生活,繼續(xù)為中國風添彩,為文化自信助力,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加油助力!慶陽香包,已成為這片厚重的黃土地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