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1939年6月參加革命,歷任陜甘寧邊區(qū)財政廳秘書主任,晉察冀邊區(qū)人民政府財政部長,華北人民政府財政部部長。新中國成立后,吳波任中央政府財政部常務副部長,由于李先念以國務院副總理的身份兼任財政部長,財政部的主要任務就落在了主持日常工作的吳波肩上。
上世紀60年代,國家經濟處于困難時期。當時,為解決干部食堂的吃菜問題,財政部在北京復興門外大街真武廟的一塊空地種了幾年菜,后來又栽上了葡萄。為給這塊地建圍欄,行政司做了一個投資200多元的插竹籬笆的預算,送到吳波部長那里。吳波看后批示說:“要重新計算一下,是插竹籬笆省錢還是拉鐵絲網省錢?”經過重新測量計算,拉鐵絲網比插竹籬笆節(jié)省20多元,吳波才批準這個預算。
有人認為,吳部長太小氣了,相差20多元錢,還讓行政司重新做個預算,豈不是小題大做嗎?但吳波認為,中央財政工作事關大局,雖然財政部每年分配著大量資金,但那都是稅務員們從納稅人那里幾元幾角甚至幾分錢收上來的,都是人民的血汗。
建國初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規(guī)定,吳波一家被安置在西四地區(qū)一座四合院內居住。十年動亂期間,吳波被打成了“走資派”。由于年久失修,他住的北房客廳和臥室墻體裂開了幾道大縫,成了危房。吳波和老伴把床支高一米,在床底下搭起一個地鋪,就睡在床底下。
文革結束后,吳波恢復了職務。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準備對他這處危房進行維修,把沙子、水泥、石灰等建筑材料都運來了。吳波卻說:“文革剛結束,百廢待興,恢復生產所需要的資金很多,目前財政還很困難,我這房子還能住,只把裂縫補一補就行了?!惫芾砭值呢撠熑苏f:“這房子現在已經成了危房,再不修就更危險了?!眳遣ㄟ€是堅決不同意。后來管理局把墻體的裂縫用水泥簡單補了補,就算修繕過了。
吳波對家人要求十分嚴格,他鼓勵孩子到艱苦地方工作,四個兒子中有三人都在外地安家落戶。直到吳波去世,他的兒孫們都是一般干部和工人、農民。大兒子吳本寧當年支邊去了甘肅,條件十分艱苦,直到退休也沒有回到北京。吳波的一位老戰(zhàn)友曾想把本寧調到蘭州市,吳波知道后馬上攔住了,并說絕不能用自己的影響為孩子謀好處。
曾在北大荒開拖拉機,后自己考上教師的四兒子吳本立,被學校安排去香港進修,吳波聽說這是有領導對他兒子的“特殊關照”,就給北大荒領導打電話,把進修名額讓給了其他教師。
三兒子吳威立曾是國家經委的一個司長,上世紀80年代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成立,組織上根據工作需要準備安排他擔任副局長。吳波得知后堅決不同意,理由是自己在財政部工作,兒子就不能再到財政部歸口管理的單位工作,最后硬是“否決”了組織的決定。
2005年2月,吳波走完99年人生歷程。去世前,吳波留下兩份遺囑,一份是2000年10月立下的:我參加革命成為一個無產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留給后代……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過世后,這兩個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我的子女他們均已由自己所屬的工作單位購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繼續(xù)占用或承租這兩個單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義向財政部謀取任何利益……
按理說,已經立了遺囑,房子交公的事應該沒有什么問題了,但吳波心里還是不踏實。2003年春節(jié)的前幾天,吳波又寫了第二份“遺囑”,這回是直接寫給時任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的,“懷誠同志:我的后事請按我的遺囑辦理,一切從簡。我在遺囑中要求我的子女不要向財政部伸手,也請部里不要因為我再給他們任何照顧……他們有什么困難,由他們找自己所在的工作單位解決?!?/p>
為了實現老人的心愿,子女們委托吳波的秘書將一份《交房申請》送到財政部。在《交房申請》后面,吳波的子女們還特地寫了一段話:“父親交房是個人的意愿……代父親上交這兩套住房,是出于子女們對父親的尊重,完成他的遺愿?!?/p>
吳波去世3個月后,子女們整理搬走了兩套房內的物品,把這兩套位于萬壽路黃金地段、價格正直線上漲的住房的鑰匙交到財政部,并讓經辦部門出具了收條。